fbpx

港島區三間社區中心於疫情嚴峻期間致力關顧基層清潔工,推行社區外展了解他們的困境及不公待遇,並善用市民及團體的捐贈支援清潔工,同時成立「基層工友支援工作小組」,將對清潔員的推展至各服務地區。本計劃榮獲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2021年度「卓越實踐在社福」獎勵計劃的卓越社會服務獎、年度主題獎、服務模式獎(服務使用者參與)。

2021

「賽馬會鼓掌.創你程計劃」為期十年,第一階段於2015年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推出,目的是啟發年青人發揮個人潛能,探索人生事業目標,以及開拓多元出路。計劃至今已惠及接近30,000名年青人,並於2020年9月正式展開第二階段。

2020

「賽馬會平行心間計劃」此項新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於2019年策劃及撥款近2億9,500萬港元,以跨界別方式聯同六間非牟利機構和香港大學合作,計劃為期四年半。

2019

  • 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助,明愛聯合兩間機構及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成立全港首個全天候24小時青少年情緒健康網上支援平台,名為「Open噏」
  • 獲社會福利署資助設立東九龍區網上青年支援隊,服務納入社會福利署常規資助項目
  • 於九龍灣「明愛電腦工場-CTRL+Z原點」地鋪正式開幕,為公眾提供電腦和智能電話維修及購買服務。
  • 「明愛電腦工場」搬遷到土瓜灣工廈,正式成為自負盈虧的社會企業。

2018

獲赤柱居民會有限公司及聲芬關愛基金有限公司資助,為特殊教育需要的清貧學童提供支援性服務

2017

於葵涌區成立風信子行動中心,提供年輕媽媽支援及發展的服務

2016

  • 獲教育局贊助,推行一項為非華語中學生提供與就業相關經歷的先導計劃
  • 成立「網上青年外展計劃 – 連線天地」 ,計劃主要協助高危青少年融入社會
  • 於港島區及離島開辦兒童發展基金第五期計劃「愛心同行創未來II」

2015

  • 成立明愛感創中心,為青少年提供情緒健康服務。
  • 創職導航計劃 (非在學在職之生涯規劃)

2014

  • 荃灣社區中心重建工程開始。
  • 於港島區及離島開辦兒童發展基金第四期計劃「愛心同行創未來I」

2013

「腦師傅」電腦流動維修服務 (為貧困家庭提供免費電腦維修服務)。

2012

  • 「連線天地」計劃 (網上青年外展)。
  • 「黑糖特工」計劃 (用網站及社交媒體服務青少年)。
  • 「情性地帶」計劃 (提供社區臨床心理學服務,回應青少年組群裡與性有關的行為問題)。
  • 於東九龍開展「親親小手」一站式弱勢年青媽媽及早辨識及介入服務支援服務計劃(年青媽媽社區支援服務)

2011

  • 於荃葵青區開辦兒童發展基金第二期計劃「關心、愛心、上進心–奮進計劃」。
  • 推行「谷中百合」年青濫毒懷孕女士支援計劃。
  • 成立「綠色小腳板」,店鋪以社會企業–形式營運嬰兒用品義賣店,支援年輕媽媽。
  • 「成長的天空」專隊易名為「成長天地」。

2010

  • 推行為期五年的「賽馬會思覺健康計劃」,專為二十五至六十歲,有思覺失調人士而設。
  • 設立「Bean道有品」兒童網站。
  • 開展「藍天計劃」,為隱蔽青少年提供服務。

2009

  • 推廣健康上網文化「Click Click有法@正網行動」

2008

  • 首設駐幼兒學校社會工作服務。
  • 舉辦「跨越看不到的障礙」特殊學習障礙服務研討會 (中國內地、香港及台灣三地交流特殊學習障礙服務)。
  • 開展「活孩子、樂爸媽」特殊學習障礙社區支援服務。
  • 開辦風信子計劃 ,預防少女重覆懷孕。

2007

  • 開設學習與成長計劃,為SEN學童提供訓練和支援服務。

2006

環境保護署邀請明愛電腦工場提供一項電腦再生計劃和一項顯像管再生計劃,並獲香港社會服務聯會選定為「家家有腦」計劃之合作機構。

2005

  • 明愛六間社區中心和長洲青少年綜合服務及兩個社區發展服務團隊參與成為公益金及時雨審批中心,代收及批核個案申請。
  • 環境保護署邀請電腦工場進駐九龍灣綜合回收中心。
  • 開設專隊於不同小學推動成長的天空計劃

2004

  • 環境保護署撥款一百二十萬元資助黃大仙青少年綜合服務開辦電腦回收計劃。
  • 在荃灣和堅道社區中心及屯門青少年綜合服務開展試驗性思覺失調人士服務。
  • 香港仔和屯門外展隊於二零零三年九月一日轉型成立南區和屯門區青少年外展社會工作隊。

2003

  • 成功投得三十間小學的學生輔導服務計劃合約,開展駐小學輔導服務。

2002

  • 明愛揸Fit行動 (成立全港首隊推行藥物教育之流動隊,向前往的士高消遣的青年提供服務)。
  • 明愛披星計劃 (成立一隊流動愛滋病教育隊,前往酒吧、的士高、火車站和落馬洲巴士站接觸青年,為他們提供服務)。
  • 赤柱青少年綜合服務在二零零一年十一月開始在南區提供深宵青少年服務,以六至二十四歲的兒童及青少年為服務對象。
  • 開辦電腦工場,提供青少年培訓計劃,為正領取綜合援助之青年提供基本電腦安裝及維修技巧訓練。

2001

  • 部份兒童及青少年中心資源被調配至新成立的德田和赤柱青少年綜合服務,並提供駐校社工服務。
  • 德田青少年綜合服務隊開始為有學習障礙兒童及其家長提供社區支援服務。
  • 赤柱青少年綜合服務隊由二零零零年五月起投入服務,並提供駐校社工服務。

2000

  • 明愛堅尼地城社區中心新翼落成,易名為明愛莫張瑞勤社區中心,並於當年開幕。
  • 開設兩條分別為小六升中和中五學生放榜提供輔導服務之熱線,前者是該年全港首條運作的同類服務熱線。

1999

「小組及社區工作服務」更名為「青少年及社區服務」。

1997

  • 荃灣社區中心開辦了全港首條「新移民二十四小時資訊熱線」。
  • 開辦容圃中心,提供濫用精神藥物者輔導服務。

1996

於九龍社區中心、荃灣社區中心及黃大仙青少年綜合服務開辦中國新移民適應計劃。

1995

獲社會福利署核准,東頭及屯門之兒童及青少年中心改為兩個青少年綜合服務隊,分別更名為黃大仙及屯門青少年綜合服務,並提供駐校社工服務。

1994

  • 在屯門區提供外展社會工作服務。
  • 在藍田德田村開辦兒童及青少年中心。

1991

  • 「牛頭角社區中心」之「課餘託管服務」得到獎券基金的贊助,成為一個新推展的試驗計劃。

1990

  • 在屯門兆禧苑開辦兒童及青少年中心。
  • 沙田兒童及青少年中心自沙田明愛服務中心遷往穗禾苑。

1989

  • 牛頭角兒童及青少年中心提升為一所社區中心。
  • 黃大仙外展社會工作隊開始展開服務。

1988

  • 小組及社區服務重組成為「小組及社區工作服務」及「社區發展服務」。
  • 荃灣兒童及青少年中心提升為一所社區中心。

1987

在青衣長康村開辦兒童及青少年中心。

1985

  • 開辦柴灣兒童及青少年中心。
  • 開辦「穿梭歡樂車」計劃,為鄉郊偏遠地區兒童提供流動圖書館服務。
  • 於牛頭角服務中心開辦兒童託管計劃。
  • 租用創業商場開辦兒童及青少年中心,石塘咀青年中心成為本港第一間位於商場之兒童及青少年中心。

1984

明愛得到社會福利署資助,依次成立6間社區中心,為弱勢社群提供綜合服務,鼓勵他們自助互助、投入社區。

1983

圖書館服務與小組及社區工作服務合併。

1982

成立外展社會工作服務,為東頭村青少年提供服務。

1981

於東頭村開設小小樂園兒童照顧計劃。此先導計劃為日後課餘託管服務模式提供寶貴的參考。

1980

  • 青少年外展服務獲政府認可,於香港仔設立外展工作隊。
  • 開設柴灣明愛服務中心。

1979

堅道明愛社區中心的擴建工程完成。

1978

  • 沙田明愛服務中心正式啟用,並提供兒童及青少年服務。
  • 開設屯門明愛服務中心。

1977

  • 梨木樹明愛中心開幕,為居民提供兒童及青少年服務。

1976

位於青衣島,包括一所青年中心的明愛聖保祿漁民村完工。

1975

  • 於佐敦谷開設圖書館。
  • 小組及社區工作服務為長洲居民提供兒童及青少年服務。

1974

  • 石籬明愛服務中心落成啟用,並為區內居民提供兒童功課輔導計劃及社區發展計劃。

1973

  • 荃灣中心擴建工程完成。

1971

成立牛頭角明愛服務中心。

1970

於九龍明愛服務中心及堅道明愛服務中心開辦青少年工作及家庭探訪義工訓練計劃。

1968

  • 成立九龍明愛服務中心。

1967

  • 成立堅道明愛服務中心。
  • 成立東頭明愛服務中心。
  • 位於安樂園大廈的明愛青少年中心開始啟用。

1966

  • 成立堅尼地城明愛服務中心。
  • 成立長洲明愛服務中心。

1964

  • 香港仔明愛服務中心落成,港督柏立基爵士為中心主持揭幕。
  • 荃灣明愛中心落成。在中心內為工廠工友設立宿舍;並為來自勞工家庭的兒童提供福利及康樂設施。

1962

  • 成立「小組及社區工作服務」服務青少年及社區人士。之後更名為「青少年及社區服務」,至今有27個單位服務。

1961